敬畏传统 敬畏自然

新世纪以来,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这仅仅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我们仍然在跟时间赛跑,竭尽全力从急剧变化的生产、生活环境中抢救保护那些凝聚着祖先的智慧劳动、具有重大历史与文化价值、对我们今天与未来仍有启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全球化过程中大工业化、旅游开发、农业人口外流、移民和环境恶化等因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保护无一不产生剧烈的冲击,毫无停歇的迹象:当长江上搏击风浪的木船早已经换成了马力十足承载千吨的巨轮,那高亢雄浑的船工号子到哪里去追寻?梭嘎人生活条件改善,再不必远到山下取水而享受着自来水的便利,那优美的歌声与相关的习俗也只能随风而逝!即使我们看到龙泉宝剑今天作为工艺品受到欢迎,但它作为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冷兵器,不可能再有过去的辉煌!今天,面对已经发生变化的现实语境,非遗保护应该进入到新的阶段,寻找解决新问题的新途径。

认清这样的现实可以避免盲目乐观而不切实际的幻想。客观地说,我们尽全力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总是会有一些甚至许多非遗项目渐渐湮灭在时间的长河中。裹小脚的习俗不是从古就有,非遗项目中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应今天的生活,必须承认有一些项目是农耕文明的产物,与当时低下的生产力紧密相关。我们需要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信念,但更需要分辨和思考,哪些非遗项目渐渐地只能留在记录之中,哪些可以留住精华,并重新引入当下生活。

非遗保护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非遗的认识也必须在实践的过程当中不断深化。我们今天再来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当如何理清观念,理清思路,以什么样的理论思考来引导今天的非遗保护工作?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敬畏传统,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既然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是会在时间中产生、发展、改变甚至消亡,为什么不让其自生自灭,还要如此尽力去保护?至今在这个地球上生活过的人类祖先,一代又一代,用自己的智慧与劳动,应对无比艰险又时时变化的自然界,创造了无限丰富的物质与精神成果,一步步形成了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数千年的稻作技术,至今还在不断丰富与完善之中,每一代的智慧与经验补充进去,再形成新的成果,袁隆平就是这一条数千年链条上最新的一个名字。延续到今天的各类传统工艺,即以龙泉宝剑而言,不仅是延续2500多年的物质形式的存在,光是凝聚于其中的故事,就足以让人荡气回肠!

非遗保护,教给我们最重要的体会,就是敬畏传统。我们无法一一列举在每一个非遗项目中传承、继承、创新者的名字,我们只能从今天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中感受传统,有所敬畏,即使是对那些已经失去当代价值的内容,也充满敬意,绝不草率对待。

非遗保护,也让我们从每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多样,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并牢固树立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伴随着新世纪以来的非遗保护,我们有了重新认识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视角,并逐步建立了自信与自觉。

 保护非遗,就是尊重文化多样性,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人类所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囊括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凝聚着不同时空人类的智慧。从这些形态各异、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犹如大自然无限丰富的物种,每一个物种都有其生存的权利与价值。人是创造所有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主人。精神创造没有高低之分,只有多样性的相互补充。


二、在传承与创新中与时俱进

 传承与创新,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从理论上说,这可以算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传承与创新,从来都是相互统一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传承,就谈不上创新;没有创新,传承也就难以为继。但我们之所以每每将传承与创新作为一个话题,是因为传承与创新更是一个实践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拿出实践的成果。

 著名中国画家李可染先生曾经说过非常深刻的话,“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没有竭尽全力地深入传统,就不能领会传统的精髓,就不可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又因为每个人对传统的理解都不尽相同,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当中,首先要尽可能原汁原味地保存原有的传统,为后人保护好传统的源流,传统的原生态,让后人有机会在博大的传统当中去寻找创新的元素。王洛宾的新疆民歌和雷振邦的新疆民歌都来源于同一块土地,却截取了新疆民歌中的不同元素,形成了不同的风格。那么,后来的音乐家可以从新疆原生态的音乐中去发掘更多不同的音乐素材,形成自己的风格。如果只有王洛宾和雷振邦,那么即使他们的作品再好,也只是新疆民歌的两种风味。更别说,有些人根本不具备这两位音乐大师的能力与水平,不好好继承就盲目创新则很可能歪曲或遗失了原有非遗的精彩与精髓。因此,首先做好非遗项目的传承,是第一位的首要任务。

但与此同时,一成不变的传统从来都不存在。没有创新,就好像将一座座珍贵的宝藏弃之不用,使宝藏本身失去意义。传统是一条大河,从来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将一路上的涓涓细流纳入其中,才能成其为大河。每个时代,每个个人,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也将成为这条大河的一条细流,最终汇入大河,传统也因此才更加丰富壮大。王洛宾、雷振邦,包括流行歌手刀郎等,他们的优秀创作,都会成为新疆民歌中的一分子,传播着新疆民歌的魅力,丰富着人们对于新疆民歌的认识。

传统在传承人身上,创新在年轻人身上。之所以称得上传承人,就是因为他最多地继承了传统的技艺;而创新的任务,更多地要由年轻人来承担。让传承人更多地了解今天这个变化的世界,开阔眼界,扩大视野,固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让年轻人更多地深入到传统之中去,最大限度地掌握技艺,才能让传统不断线,才能让创新有活力。

深刻理解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我们才可能在实践中,既尊重那些将原有传统一丝不苟继承下来的传承人,更赞赏那些在传承基础上创新发展并丰富传统的传承人。这二者缺一不可。


三、敬畏自然,珍惜资源

每一项传统工艺,都是从自然取材,巧手为形,日用为器,蕴含着中国人独特的哲学思维与审美理想。在自然资源日益枯竭、生态保护成为世界主题的今天,让传统工艺重新回到本原,回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回到技与道、器与形的完美结合,是传统工艺未来发展的方向。

 应该看到,现在还有不少传统工艺存在着资源浪费的问题,特别是许多不可再生的资源,因为工艺落后、技术粗糙,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出售,完全没有工艺品的美感,成了材料的浪费!这样的经验教训不在少数。前不久南方某地一处原来的建筑拆建,铺路的石基是由当年玉石加工的边角料来修建的,引得众人纷纷争抢,从原来几十年前当做废料的建筑垃圾中找到了不少可以使用的石料。当年的浪费可见一斑!而诸如和田玉料要用细小的筛子反复筛选都难有收获的报道也屡见报端。如此下去,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因此,对于传统工艺的从业者,要牢牢树立敬畏自然、珍惜资源的观念,提高艺术水平与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价值,不辜负大自然的无私馈赠。


四、倡导工匠精神

随着今年两会的召开,“工匠精神”进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也是传统工艺发展中必须倡导的精神。

什么是工匠精神?就是孜孜不倦地学习技艺,深入理解与思考规律,精益求精地对待每一件手工艺品,由技进道,技艺到达自由创造的境地。庄子在“庖丁解牛”中,曾经这样细致描绘宰牛的过程:“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完全是有节奏有美感的舞蹈!最后的结果是到达游刃有余的境地。对于传统工艺而言,只有在技艺上精益求精,才有可能创新发展。或者说,我们欣赏传统工艺品的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其精湛的技艺。每一项传统工艺中都有着这样的绝活,这是一代代工匠精益求精的结果。

只有技没有道,当然也会陷入“匠气”的窠臼。但在大工业化的背景下,特别是对于年轻人而言,以精益求精的态度,练就传统工艺的真功夫,是更为迫切的一个问题。而没有高超的技艺,传统工艺就失去了立身之本。在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下,一些传统工艺粗制滥造,不注意技艺的提高,最后失去了市场的竞争力,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因此,传统工艺更要树立工匠精神,永无止境,不断跨越极限。


五、重返日常生活,提升生活品质

在上一个十年十五年,非遗探讨的是如何唤起大众的保护意识,那么,在这一个十年,在今天,我们探讨的是非遗如何重返日常生活。可以说,非遗保护已经从确立共识的思想层面,发展到寻找现实路径的具体方案。重返当代日常生活,就是基于今天的现实语境提出的解决方案。

当前,生产力的提高已经极大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精神的需要变得尤其迫切,传统手工艺获得了新的机遇。每一件手工艺品都留有温度。传统手工艺提升日常生活质量,对抗机器大工业对个性的剥夺,为日常生活增添诗意美感,这一切都使手工艺重返当代生活成为可能。

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入,特别是生产性保护的推动,传统工艺重新焕发了生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浙江第八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我们高兴地看到,这些传统工艺,已经大大创新了观念,向着日常生活迈进了一大步,将器物之用与审美之维相结合,创造了许多符合现代生活需要的新作品、新产品。杭州十竹斋艺术馆以木版水印复制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富春山居图》堪称艺术精品,他们也将这项传统技艺运用于制作精美的日用书笺,大受欢迎;宁波的泥金彩漆将婚庆吉祥的美好寓意融入其中,使得一些原本已经失去日常功用的器物,成为婚庆的吉祥之物,重新进入百姓生活之中;竹编技艺的运用,不仅是观赏之用,还成为茶壶茶杯的外罩,为“不可居无竹”的生活增加一份雅致,等等。而在重返日常生活的新课题中,创新也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唯其如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长久地传承下去。(作者:徐涟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2016.11.08)